做谷歌SEO为什么一定要去做Blog呢?
最近收到很多朋友的私信,有很多都是想通过海外独立站+SEO的方式去获客,大家都会认为谷歌SEO流量是免费的,实则不然。首先并不是所有类型的产品都适合去做,其次就是你不懂SEO这些基础的逻辑及知识,同样也做不起来。这篇文章平哥会给大家分享一个技巧,大部分SEO高手都会用这个方式去起流量,话不多说,上干货。
01、做谷歌SEO为什么一定要去做Blog
我为什么在第一部分会讲这个,这是大部分刚准备做独立站SEO老板,问的最多的问题。大部分做独立站的老板,都是因为平台效果越来越差,平台费用越来越贵,想拓展独立站这个赛道。因为平台做的时间久了,很容易就把做平台的思维带到这里来了。平台是根据人家自己设定的规则,像阿里巴巴国际站,最初的样子就是疯狂发品,只要发品就能有询盘。所以平哥最开始跟老板说,必须要做Blog。给我最多的回答就是,我是卖产品的发产品就行了,发那玩意有啥用谁会看。下面平哥来详细解释一下。
1.重复上传内容相似的产品,适得其反
在谷歌官方文档里就有明确的指出,关于网站重复内容的问题。这种大量的相似内容不但会浪费网站的抓取预算,同时会让谷歌很难选择哪个页面是最好的,同时这也会影响到所有的相似页面的排名。如果你的网站内部有很多相似的内容,那么就要去处理一下了。
2.拓展关键词覆盖范围(特别是长尾词)
产品页通常只能承载有限数量的核心关键词,而大量有搜索量的长尾关键词 (随便举个例子如“how to choose a needle valve”、“grease fitting vs zerk”) 很难放入产品页。Blog的作用就是捕捉信息型流量、锁定具体使用场景或问题关键词、提升整站的关键词总曝光量和排名宽度。
3.增强网站内容权威性(E-E-A-T)
这点不用多话说了,谷歌目前最核心的算法E-E-A-T,此算法更重视网站的内容深度与专业性。持续输出技术文章、选型指南、行业资讯,会提升你网站的专业度、权威性和可信度
4.获取更多自然流量线索(非交易型关键词)
有些用户搜索的问题不具有直接购买意图(如“what is a relief valve used for”),但他们是潜在客户。
看完我上面的解释,你还认为做谷歌SEO优化,写Blog不重要吗?如果这里你明白了,那么接下来平哥来分享一个最实用的Blog打法,让你的网站流量更容易起来。
02、什么是“内容聚合”与“主题集权”?
内容聚合,其实是一种网站内容结构策略。围绕一个核心主题词(例如“allylic alcohol”或“polyacrylamide”),有策略地创建多篇相互关联的子话题文章,并将它们通过内链结构,统一指向一个核心页面(也叫“支柱页面”)。
主题集权,是指Google通过观察你的网站结构、内容覆盖广度与深度、内链关系、专业术语使用等,逐步建立的一种信任与认知:你的网站在这个主题领域是权威的、有价值的、值得推荐的。这不是靠堆关键词实现的,而是靠长期内容积累与体系化呈现。
通俗来讲,内容聚合像盖一栋楼的“结构设计图”,主题集权是这栋楼在城市规划中的“专业评级”。如图:
03、支柱页面+ 子页面的模型讲解
“支柱页面 + 子页面”的模型,是内容聚合策略中最常用的做法。围绕一个核心关键词,构建完整的内容生态,提高搜索引擎对该主题的理解与信任
支柱页面的特点是聚焦单一主题关键词,覆盖面广,内容系统。通常是产品页、分类页或长篇文章页。子页面是围绕支柱页主题展开的子话题内容页,每一篇都解决一个具体问题或长尾搜索意图。其结构如下:
每篇文章都紧扣主词,从不同角度补充信息,并通过内链(传递网站内部权重的作用)指向支柱页,最终都在“主题权重”上加分。通过以上的模型,再去调研话题时就会更加有条理性了。如图:
04、不要可以追求关键词密度
对于关键词密度,也称作“词频”。有的人为了追求这一点,在做内容时刻意的去追求,最终导致关键词堆砌。在早期的Google算法中,确实存在“关键词密度越高、排名越好”的现象。经过Google的BERT、Helpful Content Update 等算法的升级,完全可以理解自然语言、用户意图,不再靠词频判断内容价值。如图:
关键词堆砌的常见案例:
我们的polyacrylamide(聚丙烯酰胺)是一种优质polyacrylamide。无论你需要什么类型的polyacrylamide,我们都可以提供合适的polyacrylamide解决方案……
这样的内容不但用户不喜欢看,Google也能识别出来是“为了排名而写”。这样的内容不但会不给你排名,并且还有可能会被惩罚。
05、总结
做个总结,大家再去做Blog的话题调研时,每个话题都要紧扣你的支柱页面,撰写内容时一定不要为了关键词密度去对堆砌关键词。还有就是内链要灵活运用,用它来传递页面之间的权重。以上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的内容。